白露时节——慎防猪病毒性腹泻
天气进入白露时节,越来越凉爽,秋高气爽,细菌病毒也逐渐活跃起来,对于养殖户来说,不注意,或者没有打病毒性腹泻疫苗,很可能出现病毒性腹泻,加上猪舍粪尿清理不及时,早晚温差大,中午气温高,很容易激发感冒发烧。
症状:突然出现腹泻拉稀,有的一喘气或者咳嗽稀粪就会喷射出来,有的顺着屁股流淌,猪趴窝就露出稀粪,严重的会出现稀水粪便,食欲不振,不愿意动弹,几天就会蔓延全群。对于大猪来说一般一周左右就会康复,哺乳仔猪如果感染病毒性腹泻,死亡率很高,严重的会引起全窝覆没。
对于病猪首先控食减料,少量多餐,有条件的话可以停喂两天,只给清洁的温水添加多维素,葡萄糖,补液盐,黄芪多糖,阿莫西林连用一周。严重的肌注穿心莲+纯头孢噻呋钠+干扰素或恩诺沙星,博落回注射液一天一次连用三天,脱水的建议腹腔补液。
对于哺乳仔猪可以肌注高免血清或基因工程干扰素,穿心莲+纯头孢噻呋钠一天一次连用三天,出现脱水及时腹腔补液,母猪喂服白头翁散,肌注长效土霉素一天一次连用三天
预防,提前后海穴肌注胃肠炎二联苗或三联苗,怀孕后产前50天,20天各打一次,效果不错。
总之,就是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,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郑重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上一篇:羊肺丝虫病防治
下一篇:秋冬季养猪要警惕猪咳喘病
相关推荐
最新更新
推荐阅读
- 猪场必看!猪弓形体病症状及防治措施全攻略
- 猪病不可乱用药!猪场如何合理选药、用药?
- 猪场疫苗和兽药的使用误区,千万要注意!
- 春季气温多变,如果饲养管理不当,容易引发牛的多种疾病,现将几种春季牛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?养殖户应该如何预防?介绍如下,以供参考。 春季牛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? 一、流行性感冒 精神沉郁、时有流泪、鼻流清涕、食欲减退乃至废绝,少见甚至不见反刍,体温有时高达41℃以上。 二、瘤胃鼓气 反刍停止,拱背,头常弯至腹部,腹部迅速膨大,左边尤为显著,呼吸困难,以至出现张口伸舌状态,急性的有发汗、惊恐、不安等症状,重病的行走摇晃或突然倒地死亡。 三、瘤胃积食 患畜停止采食,反刍减弱或停止,瘤胃蠕动减弱,通常排少量软粪或稀粪,严重者粪内附有血液和黏液。拱背弯腰,腹部膨大。后期,呼吸急迫,脉搏加快,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。 四、牛体表寄生虫病 患牛被毛部分脱落或全部脱落,患部与健康部分界线明显,边缘有细小颗粒状小结,形成痂皮。 五、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有感染性腹泻及消化不良两种,发病初期的犊牛只是排黄白色、粥样及带臭味的粪便,随后体温可能会达到41℃左右、每分钟呼吸60~110次、脉搏100~120次、喜欢卧着、肺部听诊可能会出现干性锣音、水样或者是胶冻样粪便,恶臭且带血块和血丝等,到发病后期,病牛皮肤缺乏弹性、眼球下陷,之后可能会脱水死亡。 六、犊牛肺炎 呼吸道疾病是犊牛高发的疾病,病因复杂,随着病程的进展,引发肺炎,可导致犊牛呼吸困难,精神萎靡不振,食欲减退甚至废绝,身体逐渐消瘦,抵抗力下降。有时继发细菌感染,引起消化道疾病,出现腹泻等症状,进一步加重病情。及时发现病牛犊牛肺炎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,呼吸困难,若不能及时治疗,肺泡被纤维化,丧失气体交换功能。即使治好了,也严重影响随后的生长发育;严重者,引起大量死亡。早发现、早治疗。每天必须至少巡视2次犊牛舍,特别是“落群”的牛犊,要单独进行诊断,及时发现病牛。 七、牛拉稀 1、中毒性拉稀牛饲喂过酸的青贮料、酒糟,易引起瘤胃酸中毒。病牛精神沉郁,结膜呈淡红色,食欲减退甚至废绝,目光呆滞,步态蹒跚,后肢踢腹。严重者卧地不起,磨牙呻吟,肌肉颤抖,呈昏迷以至虚脱状。初期排灰色稀粪,继而转为绿色泡沫状水泻,如不及时治疗会便血死亡。 2、草食性拉稀牛采食过多刚萌芽的嫩草或青料,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下泻,粪便稀薄呈青绿色,病牛精神、食欲良好,体温正常。 3、过劳性拉稀耕牛整日卧地,疲惫乏力,食欲减少或废绝,长期持续拉稀,粪中混有泡沫、黏液和血液,但体温不升高。 养殖户应该如何预防? 一、要加强饲养管理,增强牛体抵抗力; 二、要做好重大疫病的防疫,及时、科学接种疫苗; 三、要保持卫生,定期做好驱虫和消毒工作,预防外来疫病侵入。
- 因“治”病而“致”病?治不好猪病,极大可能是因为这样的误区
- 很实用!冬季引发猪腹泻疾病的种类、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
- 冬季流感多发,猪继发支原体肺炎如何治疗?
- 养猪人该如何识别真假兽药?掌握这些“秘籍”
- 夏季牛采食量降低该怎么办?
- 怎样预防猪对疫苗过敏现象的发生?这一招学起来
关注我们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