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阳兽药批发市场沈阳市于洪区天宇兽药经销部

您好,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仔猪饲养管理难题频出

2025-07-12分类:养殖技术 阅读:203

仔猪饲养管理难题频出

来源: 网络   

  一、产房仔猪转保育难养的主要原因

  1.环境应激大,适应能力差

  温度变化:产房温度通常维持在28-30℃,而保育舍温度一般控制在24-26℃,若温差过大,仔猪易受冷应激,导致免疫力下降。

  湿度与通风:保育舍若湿度过高(>75%)或通风不良,氨气浓度上升,易诱发呼吸道疾病。

  群体变化:仔猪从产房转入保育舍后,通常需要重新组群,不同窝的猪混养,容易发生打斗、咬尾等应激行为。

  2.营养过渡不当,消化系统脆弱

  母乳→固体饲料的转变:仔猪在产房主要依赖母乳,而转入保育舍后需适应固体饲料,若饲料适口性差或过渡不科学,易导致采食量低、消化不良。

  饲料配方不合理:保育前期饲料若蛋白质过高或纤维含量不足,可能引发营养性腹泻。

  饮水不足或水质差:刚断奶的仔猪对水的需求大,若饮水器设计不合理或水质不洁,会影响采食和消化。

  3.疾病防控不到位,免疫力低下

  母源抗体下降:仔猪断奶后,母源抗体逐渐消失,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善,易感染圆环病毒(PCV2)、蓝耳病(PRRS)、副猪嗜血杆菌等病原。

  病原交叉感染:若保育舍消毒不彻底,或不同批次猪混养,易导致细菌(如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)和病毒(如PEDV、TGEV)传播。

  寄生虫感染:球虫、蛔虫等寄生虫会影响仔猪的营养吸收,导致消瘦、腹泻。

  4.饲养管理不当,应激叠加

  断奶过早或方式粗暴:部分猪场在21天前断奶,但仔猪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,导致营养吸收不良。

  转群操作不当:粗暴抓猪、长途运输、突然换料等都会加剧应激。

  饲养密度过高:若保育舍空间不足,仔猪竞争加剧,弱势猪采食受限,影响均匀度。

  二、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综合解决方案

  1.优化环境管理,减少应激

  温度控制:保育舍前3天温度应接近产房(26-28℃),之后每周降低1-2℃,最终稳定在24℃左右。

  湿度与通风:保持湿度在60%-70%,采用间歇式通风,避免贼风直吹猪群。

  分群策略:按体重、健康状况合理分群,减少打斗,弱小仔猪可单独饲养并补充营养。

  2.科学过渡饲料,提高采食量

  逐步断奶:可采用“渐进式断奶”,前3天减少哺乳次数,让仔猪适应饲料。

  选择优质教槽料:保育前期使用高消化率、适口性好的膨化饲料,添加乳清粉、血浆蛋白粉等诱食成分。

  少喂多餐:转保育后前3天可每天喂4-6次,少量多次,避免浪费和变质。

  保证清洁饮水:检查水压,确保乳头式饮水器流速适宜(500ml/min),必要时添加电解多维缓解应激。

  3.加强疾病防控,提高免疫力

  疫苗免疫:根据猪场情况,做好圆环病毒、猪瘟、伪狂犬等疫苗的免疫。

  药物预防:转群前后可在饮水中添加阿莫西林+恩诺沙星,预防细菌性腹泻;饲料中添加益生菌,调节肠道菌群。

  严格消毒:进猪前彻底清洗、消毒保育舍,采用“全进全出”模式,减少交叉感染。

  定期驱虫:转保育后7-10天进行首次驱虫(如伊维菌素)。

  4.精细化饲养管理,降低应激

  减少转群应激:转群时避免粗暴操作,尽量在早晨或傍晚进行,运输时间不宜过长。

  合理饲养密度:保育猪每头占栏面积建议0.3-0.4㎡,避免过度拥挤。

  加强观察:每天检查猪群精神状态、采食量、粪便情况,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

郑重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
上一篇:仔猪从出生开始的饲养管理早知道!

下一篇:没有了!

相关推荐


关注我们

    仔猪饲养管理难题频出-养殖技术-沈阳兽药批发市场沈阳市于洪区天宇兽药经销部-沈阳兽药批发市场天宇兽药经销部
返回顶部